電機有多種類型和規格,一般電機的潤滑劑取決于軸承類型、速度、溫度、負載等。
小型電機常用滾動軸承,軸承座內設有儲油罐或油池,軸套內采用潤滑油循環潤滑,也采用油繩潤滑,保持潤滑油的耐久壽命為2萬-4000H。
中型電機多采用滾動軸承(Ф內徑超過25mm),用潤滑脂潤滑,一般一次性填充潤滑脂(軸承填充1/2脂,使用1年后清洗更換)。
滾動軸承或滾動軸承可用于大型電機,可用于兩種潤滑劑。滾動軸承一般用油潤滑,滾動軸承用脂潤滑。
電機軸承溫度一般應控制在65-80之間,合金滾動軸承應低于65。下表為電機油。
表:電機用油
容量
工作條件
容量/KW
100以下
100-1000
1000以上
高速1500-3000r/min
二號鋰基脂,二號鈣基脂,二號鈣鈉基脂
2號鋰基脂,2號鈉基脂
2號鋰基脂,2號復合鈣基脂
中速1000-1500r/min
二號鋰基脂,三號鈣基脂,二號鈣鈉基脂
3號鋰基脂,3號鈉基脂
2號鋰基脂,3號復合鈣基脂
低速1000r/min
3號鋰基脂,3號鈣基脂,3號鈣鈉基脂
3號鋰基脂,3號鈉基脂
3號鋰基脂,3號復合鈣基脂
高速1500-3000r/min
L-HL32液壓油
L-HL32液壓油
L-HL46液壓油
中速1000-1500r/min
L-HL32液壓油
L-HL46液壓油
L-HL46液壓油
低速1000r/min
L-HL46液壓油
L-HL68液壓油
L-HL68液壓油
電機通常使用的潤滑油取決于你的溫度,通常使用32或46油。
潤滑油選擇原則
由于設計和工況不同,各種機械設備對潤滑油的要求也不同。選用潤滑油的基本要求如下,供客戶參考。
質量標準
潤滑的目的是減少摩擦和損壞。潤滑油潤滑還能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,從而降低摩擦表面溫度,起到冷卻作用。因此,必須根據機械設備的操作條件選擇不同質量標準的潤滑油。例如,對于不同壓縮比的汽油發動機,應選擇相應質量等級的汽油發動機機油。正是由于汽油發動機的變化,汽油發動機機油才得到了更新。
在選擇機械部件的潤滑油時,需要同時考慮進氣系統。循環進氣系統特別需要氧化穩定性和良好的抗乳化潤滑油,以確保其使用壽命,容易分離水,去除機械雜質。
潤化要求
當發動機運行時,由于摩擦部件容易產生油垢、結焦和碳積累,必須在發動機油中添加清潔分散劑和其他添加劑,主要是清潔分散劑。
工業機械設備的循環潤滑系統不應在工業潤滑油中加入清潔分散劑,因為它需要快速分離水分和沉降雜質。
對于負載高的潤滑位置,經常會出現邊界摩擦狀態,需要添加抗磨劑和極壓劑的潤滑油。
潤滑油或潤滑脂的選擇
潤滑油一般可以形成液體潤滑,使摩擦副的兩個摩擦表面完全分離,減少摩擦表面的摩擦,減少損傷,并具有冷卻和冷卻效果。因此,潤滑油是機械設備潤滑的優選
潤滑脂可以很好地粘附在機械設備摩擦部件的表面,不易丟失和滑動,特別是當熱或機械效應逐漸減少,甚至消失時,潤滑脂逐漸增稠,恢復到一定的稠度,因此選擇潤滑脂潤滑不需要經常添加,并有一定的保護作用,可適用于某些工作條件。例如,高溫或低溫、重負荷和振動負荷、中速或低速、經常間歇或往復運動的軸承,特別是垂直位置的機械設備。同時,由于潤滑脂膜比潤滑脂膜厚,可以保護氣體、水、灰塵和殘渣進入摩擦部件的表面。
粘度的挑選
潤滑油的粘度是形成潤滑油膜的基本因素。在中速、中負荷和溫度過高的情況下,選擇中粘度潤滑油。在重負荷、低速、高溫條件下,選擇高粘度潤滑油或添加極壓耐磨劑的潤滑油。在低負荷、高速、低溫條件下,選擇低粘度潤滑油。
在使用環境溫度寬、負載輕、轉速高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,選擇合成潤滑油。
以內燃機油為例,選擇合適的粘度和高粘度系數,使油不僅具有足夠的高溫粘度,保證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的潤化和密封,而且在低溫下具有足夠的小粘度,保證低溫啟動性能。
粘度的選擇一般是根據溫度條件,還要考慮負載、轉速或發動機磨損程度等因素。
潤滑方式
選擇飛濺潤滑、油浴潤滑、循環潤滑、油環潤滑等潤滑方法,系統內重復使用潤滑油,常分散成極小的油滴,與空氣接觸,易氧化變質,應選擇優質等級潤滑油,并添加抗氧化劑、防銹劑、防腐劑和抗破乳劑。
采用油壺、油芯、油杯、油繩、油鏈等潤滑方式,可選用質量等級低、粘度高的全耗損系統油。
自然條件的影響
潤滑油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環境溫度。一般來說,當使用溫度低于60℃時,氧化反應不明顯;然而,當超過60℃時,每增加10℃,氧化速度就會翻倍,潤滑油的使用壽命可能會縮短一半。
為了降低潤滑位置或進氣系統中的潤滑油溫度,可以選擇安裝冷卻塔或散熱器,以增加潤滑油的使用壽命。
大氣中的濕度對潤滑油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影響。在空氣濕度高的環境中,容易引起機械部件金屬表面腐蝕,應選擇防銹劑潤滑油。當空氣中含鹽量較高時,應選擇對海水有防銹能力的潤滑油。